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》教案设计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8-04-13 13:03:34
阅读高中历史教案对大家学好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,能够让我们掌握所学的重点内容,这样大家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就能做有目的性了,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》教案设计,希望能对大家学习历史有帮助。
一.【学习目标】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、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的史实,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。
二.【重点难点】
重点: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。经济特区的建立,浦东的开发和开放
难点: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。
第1课时
【课前自主学习】
(一)、经济特区的创办
1、设立
(1)1980年,厦门 、汕头 、 深圳 、 珠海 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。
(2)1988年,中国设立 海南省 ,划出海南岛设置 海南经济特区 。
2 、影响
(1)特区在发展 外向型经济方面,成为全国排头兵 ;
(2)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,具有 探索和示范 作用;
(3)特区的改革,为全国提供了 宝贵的经验 。
(二)、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
1、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(1984、5)
(1)开放: 1984 年,国家决定开放 天津、上海、福州、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。
(2)目的:旨在加快 利用外资、引进技术的步伐。
2、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
(1)开放:1985年以后, 长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、闽东南地区 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。
(2)结果:到1992年,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,形成了 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。
(3)意义: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;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,对促进 本地区经济 的迅速发展,带动内地 开发,都有深远影响。
3、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
(1)建立:中国政府在沿海 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,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。
(2)特点
a.以引进外资,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为主;
b.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 ,具有 知识密集 的特点;
c.是学习 先进管理经验、提高管理水平 的重要场所,也是了解了解国际行情 的重要窗口。
(三)、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
1、浦东的地理、历史状况
2、开发的目的
(1)以浦东开发开放 为龙头,进一步 开放长江沿岸 城市;
(2)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 国际经济、金融、贸易中心 之一;
(3)带动 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 的新飞跃。
3、时间:
1990年,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。
4、意义:
浦东新区已成为 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,成为上海 新的经济增长点,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 重点和标志。
(四)、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
1、格局: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,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、沿海开放城市 、沿海开放区、沿江开放港口城市、沿边开放城镇、 内地省会 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。这个体系的形成,标志我国 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 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。
2、特点:形成了“经济特区——沿海开放城市——沿海经济开放区——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——沿边开放城市”这样一个宽领域、多层次、有重点、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。。
第2课时
合作探究
探究1《南京条约》规定:“开放广州、厦门、福州、宁波、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。”
教材P59讲到20世纪80年代的开放,“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、上海、福州、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。”
请回答:⑴上述材料的两次开放在本质上是否相同?为什么?各具什么特点?
不相同,前者为被列强侵略被迫开放;后者为主动开放;
前者为半殖民半封建性质,后者为独立自主开放。
⑵分析两次开放各自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变化产生的影响。
前者被迫开放,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;后者开放使中国加快融入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步伐。
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:
材料一:(开发和开放前)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、南京路仅一江之隔,但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有“东方小巴黎”之称的上海老城区。以至于人们“宁要浦西一张床,不要浦东一间房”。 —— 摘自《中国广播网》
材料二:今日浦东景象
材料三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,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。……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,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…… ——《春天的故事》
请回答:(1)材料一、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?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?
反映了浦东开发和开放前后的不同状况。原因:一是党中央开发和开放浦东的正确决策;二是得益于上海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,享有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、交通优势、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。
(2)结合材料二分析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有何历史意义。
浦东的开发和开放,使上海成为了国际经济、金融、贸易中心之一,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,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。
(3)“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”中的“圈”是指什么?“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”中的“诗篇”又是指什么?该诗篇的主题是什么?
设立深圳、珠海、汕头、厦门等经济特区;
南方谈话; 提出“什么是社会主义,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”。
疑难突破
1、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?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?
原因:(1)历史教训: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。
(2)必要性:①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,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。②克服计划体制弊端,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,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,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。
(3)有利条件: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,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。
意义:(1)经济上: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,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,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。
(2)政治上:加强与友好国家以及各国人民的交往,创造良好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,这也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。
(3)科学文化上:加强对外科技、教育、文化的交流,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,加快我国科技、教育、文化事业的发展
2、对外开放的几个问题的准确理解:全方位——全国对外开放,对全世界开放。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,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;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,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。多层次——通过经济特区、沿海开放城市、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沿海经济开放区、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,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。宽领域——对国际商品市场、国际资本市场、国际技术市场、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,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、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、保险、房地产、科技教育、服务业等领域。
巩固提高
一、选择题
1(2005广东文综历史)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,其优势在于广东( D )
①毗邻港澳,有对外开放的地利优势②作为侨乡,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
A、①②④ B、①③④ C、②③④ D、①②③
2(2002年全国文综卷)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(C )
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,吸引外资
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(WTO)
3(2005江苏历史)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( D )
A.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钱 B.四项基本原则
C.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.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
4、点、线、面结合,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开放格局。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( C ) 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 ④上海浦东
A、①②③④ B、①③②④ C、②①③④ D、②③①④
5(07 广东 单科)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,抓住有利时机,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。就外部环境而言,“有利时机”指的是( A )
A.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.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
C.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.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
6.我国对外开放的最主要目的是 ( D )
A、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B、引进外资,加快发展步伐
C、扩大对外贸易,发展外向型经济 D、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
7、江泽民杂香港“2001·《财富》全球论坛”开幕晚宴上说:“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,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对外开放。”中国政府体现上述精神最主要的行动是 ( D )
A开放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D加入世贸组织
8.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《时代周刊》封面上,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,面
带微笑。封面配文是“中国的新面貌”,封面反映了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②国人已普遍使
用外国商品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④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( B )
A.②③④ B.①③④ C.①②④ D.①②③④
9、下列关于经济特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( D )
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管辖权的行政区域 ②在吸引外资、减免税收方面,国家给予特殊政策 ③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
A ①② B ①③ C ① D ①②③
10、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,主要是因为 (A )
A、中国加入WTO B、海南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
C、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D、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
二、非选择题
11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
材料一 《春天的故事》歌词中写道:“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,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,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,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。”
材料二 1984年,邓小平在《办好经济特区,增加对外开放城市》中说:“我们建立经济特区,实行开放政策,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,就是不是收,而是放。”
(1)“画了一个圈”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,这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哪四个城市;1988年又把哪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。
深圳、珠海、汕头、厦门。1988年新设海南经济特区。
(2)从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,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?
既便于利用外资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,发展新兴工业,又可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,发展出口加工业。
(3)1984年邓小平讲话后,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,到20世纪90年代初,我国初步形成了新的对外开放格局。请问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?
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,再到内陆省会城市,从东到中西部,逐渐形成一个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、形式灵活多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.
(4)作为沿海开放省份的山东,有哪两个城市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?
青岛、烟台
12.阅读下列材料:
材料一 首创包产到户的小岗生产队所在的安徽凤阳县,长期以来属于贫困县,22年没有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,倒吃国家3.8亿斤粮食。实行包产到户后,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%,卖给国家粮食4 450万千克。 ——《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史》
材料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。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,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。经验证明,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,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。当然,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,不靠自己不行,主要靠自己,这叫做自力更生。但是,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,还需要对外开放,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。
——《邓小平文选》
请回答: (1)根据材料一,指出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?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效?
成效:粮食大幅度增产,改善了农民生活和粮食供应。原因: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明确了农民生产的责任和利益,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,解放了农村生产力。
(2)根据材料二,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。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是什么?
原因: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;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,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。内容:吸收外国资金,引进先进技术。立足点: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。
学大教育网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》教案设计,希望我们能够从阅读历史教案中获得进步,更多的高中历史教案内容请关注学大教育网。
热门资讯
-
2019年高考英语作文写作的步骤和要求一览
2018-11-09 -
中考来袭,孩子备考熬夜吃什么好
2018-11-09 -
济南初二语文同步补习课哪儿有开班
2018-11-07 -
★2018年山东大学自主选拔面试答卷参考
2018-11-07 -
★数学成绩不理想,济南哪里有数学辅导老师
2018-11-06 -
【高中作文赏析】美,让我陶醉
2018-10-31 -
【初中作文赏析】经历是一种收获
2018-10-31 -
女生初中住宿要带什么_女生初中住宿要注意的情况
2018-10-30 -
济南中考语文:如何做到有效审题
2018-10-29
热门问题
-
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?
2021-09-03 -
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?
2021-09-03 -
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?
2021-08-13 -
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?
2021-06-25 -
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?
2021-06-25 -
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?
2021-06-18 -
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?
2021-06-18 -
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?
2021-06-04